计算图(Graph)
Tensorflow是基于图(Graph)的计算框架,图的节点由事先定义的运算(操作、Operation)构成,图的各个节点之间由张量(tensor)来链接,Tensorflow的计算过程就是张量(tensor)在节点之间从前到后的流动传输过程,如下图示例:
有向图中,节点通常代表数学运算,边表示节点之间的某种联系,它负责传输多维数据(Tensors)。 节点可以被分配到多个计算设备上,可以异步和并行地执行操作。因为是有向图,所以只有等到之前的入度节点们的计算状态完成后,其后的节点才能执行操作。推广到神经网络中,同一层之间的不同节点上的运算可以异步或并行的执行,但是前后层之间的执行还是要顺序执行,因为后一层的输入依赖于前一层的输出。
上下文环境(Session)
tf的计算必须要在一个Session的上下文中,Session提供了Operation执行和Tensor求值的环境。一个Session可能会拥有一些资源,例如Variable或者Queue。当我们不再需要该session的时候,需要调用sess.close()关闭会话(或使用Python上下文管理器自动关闭),将这些资源释放。如果在创建Session时没有指定Graph,则该Session会加载默认Graph。如果在一个进程中创建了多个Graph,则需要创建不同的Session来加载每个Graph,而每个Graph则可以加载在多个Session中进行计算,Session与Session之间是相互独立的。
执行流程
Tensorflow的执行可以分为三个步骤:- 创建Tensor
- 定义Operations(Operations输入Tensor,然后输出另一个Tensor)
- 执行计算(也就是运行一个可计算的图)
# -*- coding: utf-8 -*-)import tensorflow as tf# 1. 创建两个张量(Tensor)input1 = tf.constant([1.0, 1.0, 1.0, 1.0])input2 = tf.constant([2.0, 2.0, 2.0, 2.0])# 2. 定义操作(Operations)output = tf.add(input1, input2)# 3. 执行计算with tf.Session() as sess: result = sess.run(output) #result = output.eval() print result #sess.close() # 使用"with"语句,由python自动管理Session,不再需要显式调用close()tf中是定义操作(Operations)与执行操作分开的工作模式。上例中定义了一个名称为output的求和操作(也就是图(Graph)上的一个节点),定义操作(Operation)的时候计算不会立即执行,直到在上下文的Session环境中调用run()或eval(),触发了Tensorflow执行计算图,从而获取output计算结点的结果。 更一般的情况下,tf中输入数据可能是不确定或随时变化的,针对这种情况,tf提供了feed注入机制,可以临时替代图(Graph)中操作(Operations)的输入张量(tensor),即把这些数据定义为占位变量,直到执行计算图之前才具体给定数据,再把这些数据以feed_dict的形式作为参数提供给sess.run()调用。feed机制按这种思路,上例改为:
# -*- coding: utf-8 -*-)import tensorflow as tf# 1. 创建两个占位变量,只定义数值类型和形状(shape),具体数值在计算图执行前给定input1 = tf.placeholder(tf.float16,shape=[4])input2 = tf.placeholder(tf.float16,shape=[4])# 2. 定义操作(Operations)output = tf.add(input1, input2)# 3. 执行计算with tf.Session() as sess: input_1 = [1.0, 1.0, 1.0, 1.0] input_2 = [2.0, 2.0, 2.0, 2.0] result = sess.run(output,feed_dict = {input1:input_1, input2:input_2}) print result